
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已徵收145%的高额关税,不少专家警告,中国廉价商品在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后,将向全球市场倾销,欧洲恐首当其冲。(法新社资料照)
美中贸易战持续升温,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已徵收145%的高额关税,不少专家警告,中国廉价商品在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后,将向全球市场倾销,欧洲恐首当其冲。将于5月出任德国总理的梅茨(Friedrich Merz)日前受访警告,德国市场可能会被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淹没。英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urrys执行长巴多克(Alex Baldock)则说,有初步迹象显示,原本销美的中国商品正在被转运至英国。
《德国之声》报导,川普4月2日宣布实施“对等关税”,之后更是和中国政府相互较劲,持续抬高关税,使得美国对中国关税升至145%,仅在电子产品等少数几个领域允许例外。许多欧洲经济界人士和中国问题专家近期都预测,无法对美国出口的中国商品将转向欧洲市场。
长年关注中国经济的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(IW)贸易专家马特斯(Jurgen Matthes)表示,中国商品极可能会被迫寻求其他销售市场,尤其是欧盟市场,“我们看到中国企业一方面确实更有效率、更善于创新,但另一方面也收到了巨额补贴。而且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也是被低估的,这也赋予了中国商品不对称优势”。
曾多年担任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的伍德克(Jorg Wuttke),也在川普宣布对等关税后指出,涌入欧洲的中国商品将如同一场“海啸”,问题的根源在于,中国工业领域广泛的产能过剩问题,而这个问题在当前中国政经体制下很难解决。
伍德克说:“中国制造业生产了全球34%的商品,如果产能全开比例也许还要更高,但中国的消费只佔了全球的12%。这种情况肯定会造成国内的经济问题,也会危及和贸易伙伴的关係。”
此外,Currys执行长博尔多克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访问时表示,美国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置145%后,目前已有初步迹象显示,中国库存的相关商品正在以倾销方式涌入欧洲市场,销售这些商品的平台包括希音(Shein)、Temu、阿里巴巴、TikTok商店,而亚马逊更是扮演著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英国零售商协会(BRC)执行长迪金森(Helen Dickinson)表示,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,部分品质较差的商品可能会从美国转销至欧洲,这个风险令零售商非常担忧。鑑于当前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,政府应当重新审视“最低免税额”规定,以确保英国零售商及其客户的最佳利益。
一些零售商早已呼吁英国也效仿美国,取消“最低免税额”规则,该规则意味著直接寄送给英国消费者的低价商品可免缴关税。他们表示,这使得国际零售商在寄送价值低于135英镑的小包裹时能够避免缴纳进口税,从而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,因为其他公司的做法是进口大批量商品,并缴纳相应的关税,然后再进行分销。
自川普宣布取消美国适用于价值低于800美元包裹的最低免税额政策以来,英国也再次出现了修改相关法律的呼声。巴多克表示,欧盟正在迅速跟进美国的决定,英国不应落在后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