沪语故事《圣诞节的回忆》

圣诞夜的回忆
出国的时候正值深秋,系里的女秘书为我预定了一个环境高雅的学生宿舍。那里和大学不即不离,入住的也都是家庭背景很好的学生。三层小楼,每层只居住了五到六个学生,平均每二到三个学生共用一间浴室。安说很是舒服快乐。
然而,因为我没有学过,吃饭不能把骨头直接吐在桌上,而应该吐在一个盘子里面;我没有学过,衣服不能晾在门口的走廊有人看得见的地方,而应该晾在地下室没有人看得见的地方;并且上完厕所会忘记把马桶的盖子盖好;洗长柄锅子的时候,也会忘记把长长的手柄也擦洗三遍等等,大家对我都很冷淡。当然,现在想来,没有对我厌恶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。然而当我不明白的时候很是为此苦恼,不晓得问题出在哪里,人家看我会不顺眼。后来明白以后,马上改正,却变得更加苦恼。因为积习难改,所以我一踏进楼门就开始紧张。生怕这里那里有半点自己意想不到的差错发生。
一个人在房间里时还没关系,到了公共休息室就会紧张。为了能自由地吃饭,我曾端了盘子躲回房间里去吃。可是马上就有好心的人来告诉我,不应该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位置。于是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坐在一群教养很好的人中间,小心地嚅动着我的嘴巴,努力无声地吞咽下每一口不知何味的饭菜。
如此神经蹦得紧紧的,一直到圣诞夜的前夕,居然全楼的人都走光了。凡是可以回家的人全部都回了家,我一个人走在空空的楼道里,摸着休息室里的沙发和墙面,没有人——一个可能会对我看不顺眼的人都没有了,真是感谢上帝啊,就在我神经快撑得要绷断的时候,他把所有的人都给我变走了。接下去的几天里面,我彻底地放松了自己的情绪,也重新反省了自己所面对的困境。竟然发现其实我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像她们一样地生活。一瞬间,她们的举手投足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,我洗碗、晾衣、喝水、吃饭都好像是有她们的附体一样,一切都做得自然了,两周的圣诞假期结束,我的演练也炉火纯青。对每一个度假回来的人,我都能充满自信地笑着对她们问候:“妳好吗?”
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圣诞夜。一个我当时并不了解但是却改变了我,帮助我走出困境的圣诞夜。
(选自穆紫荆散文集《又回伊甸》德国华友出版社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