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政府今天宣布暂停对等关税90天,但在这之前,关税政策在美国掀起一波抢购潮,许多美国民众担心日常生活成本攀升而疯狂扫购商品,包括日用品、苹果手机和电动车。

这种“抢在涨价前买下需要的东西”的心理,正在全美蔓延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引述经济学者分析指出,消费者的焦虑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。尤其是在总统特朗普再次强调“保护美国制造业”政策之后,新一波平均超过60%、个别高达104%的关税开始陆续生效,直接冲击智能手机、电视、汽车、葡萄酒和巧克力等各类商品。
在洛杉矶,一些苹果专卖店出现人龙,有消费者专程前来购买iPhone 16 Pro Max。
一名顾客告诉《商业内幕》:“我本来计划等几个月再换手机,但现在光是这台手机就可能贵三四百美元,实在划不来。”
《商业内幕》估算,在新关税机制下,一部手机售价可能上涨至2000美元以上。

店主们说,顾客们一直在问他们价格是否会上涨,但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除了科技产品,大众也纷纷抢购日用品。
《卫报》报道,在芝加哥和休斯敦等城市的超市,消费者将卫生纸、洗衣粉、奶粉等大包装商品成箱扫走,货架空空如也。
一名中年顾客表示:“这让我想起冠病疫情刚爆发的那阵子,大家都怕未来的价格涨得太可怕。”
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,美国商务部数据已出现端倪。2024年12月,美国进口总值达到2931亿美元(2182亿新元)创下新高,比前一个月增长了4%,显示企业与消费者正在提前购入商品,以避开2025年生效的关税大潮。一些进口商也开始囤积货物,希望能在税率全面上调前赚取差价。
不过,专家也提醒,恐慌性购买不仅会加剧市场短期供应紧张,也可能带来通胀风险。
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琳达·莫雷诺警告:“当大家都在抢时,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囤货一时爽,但市场失衡的后果,最终可能由所有人共同承担。”